詳細
文化名人之劉運庫
劉運庫 (1947-1998)漢族,山東省兗州市人,中共黨員。生前系兗州市王因鎮(zhèn)沙河村黨支部書記。他作為全國先進典型進行了廣泛宣傳。
劉運庫牢記黨的宗旨,團結和帶領黨支部一班人,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不僅使沙河村由過去的貧困村發(fā)展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,而且?guī)恿酥車氖畮讉村,帶動了全鎮(zhèn)油罐加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王因鎮(zhèn)成了遠近聞名的“油罐之鄉(xiāng)”, 油罐加工廠產(chǎn)品遍布全國20多個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。為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他一次次放棄了自己富裕的機會,把自己的情和愛都傾注在了沙河村的基層黨建和集體事業(yè)上。群眾富裕起來以后,他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,被稱為“億元村里的清廉支書”,深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。因長期超負荷工作,他積勞成疾,身患癌癥,但仍以頑強的毅力,帶病堅持工作。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,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沙河村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。按他的遺愿,家人將2500元捐給了村里的孤兒;拿出1500元為村小學預交了5年電費。
劉運庫牢記黨的宗旨,團結和帶領黨支部一班人,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不僅使沙河村由過去的貧困村發(fā)展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,而且?guī)恿酥車氖畮讉村,帶動了全鎮(zhèn)油罐加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王因鎮(zhèn)成了遠近聞名的“油罐之鄉(xiāng)”, 油罐加工廠產(chǎn)品遍布全國20多個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。為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他一次次放棄了自己富裕的機會,把自己的情和愛都傾注在了沙河村的基層黨建和集體事業(yè)上。群眾富裕起來以后,他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,被稱為“億元村里的清廉支書”,深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。因長期超負荷工作,他積勞成疾,身患癌癥,但仍以頑強的毅力,帶病堅持工作。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,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沙河村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。按他的遺愿,家人將2500元捐給了村里的孤兒;拿出1500元為村小學預交了5年電費。